常识资讯

双眼干涩背后暗藏“元凶”!专家提醒:长期口干眼干需警惕

2025-10-10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(记者 徐睿捷 通讯员 彭祎)近日,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连续接诊多位因眼干、视物模糊就诊的患者,经详细检查后均被诊断为干燥综合征引发的干眼症。专家提醒,眼干、眼涩、异物感等症状若持续不缓解,需警惕全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,建议及时就医排查。

  “原以为只是秋燥,没想到竟是一种全身免疫病。”入秋以来,33岁的高女士(化姓)总感觉双眼干涩难忍,眼里像有沙子磨着,看东西也越来越模糊。她原以为是近期用眼过度,自行滴了眼药水却迟迟不见好转,于是前往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求助。该院眼表及角膜病专科副主任医师杨万举博士通过泪液分泌测试、角膜荧光染色等检查发现,高女士的泪液分泌量明显减少,泪膜稳定性下降,属于典型的干眼症表现。结合她口眼干燥的等症状,杨万举博士判断,其干眼症并非单纯的用眼过度所致,而是干燥综合征在眼部的一种表现。“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,会侵犯唾液腺、泪腺等外分泌腺,导致口干、眼干等症状,如果不及时治疗,还可能会引起其他脏器损害。这个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,但可能与遗传、环境、感染等因素有关。”杨万举博士介绍。无独有偶,54岁的孔女士(化姓)也因类似症状前来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。她反映,自己不仅眼干,睫毛根部分泌物也明显增多,眼睛时常发红、畏光。经过详细检查和病史询问,杨万举博士判断孔女士也同样患有干燥综合征,且已影响到眼部健康。“很多人以为眼干只是小问题,滴点眼药水就能缓解,但如果长期不见好转,甚至伴有口干、关节痛、疲劳等症状,就需要警惕是否患有干燥综合征。”杨万举博士提醒,这背后并非单纯的“缺水”,其根源在于免疫系统的“误判”。正如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科学家布伦科、拉姆斯德尔和坂口志文阐明的,我们的免疫系统依赖一套名为“外周免疫耐受”的精密机制,通过调节性T细胞等“和平卫士”来识别并保护自身组织。而干燥综合征,正是这套防御系统失守的典型后果——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,淋巴细胞便会错误地攻击分泌泪液、唾液的自身腺体,从而直接导致患者承受难以忍受的口干、眼干。因此,该病的本质可被理解为外周免疫耐受这座“堤坝”出现了裂痕,使得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发起了无休止的战争。杨万举博士表示,在眼科门诊中,像高女士和孔女士这样因干燥综合征导致干眼症的患者并不少见。“这类患者的干眼症状往往比普通干眼症更为顽固,常规的人工泪液治疗效果有限,需要针对病因进行系统性治疗,如使用抗炎药物、免疫抑制剂,甚至联合风湿免疫科进行全身治疗。值得期待的是,本届诺奖所揭示的外周免疫耐受核心机制,为攻克诸如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疾病提出了新见解,未来有望催生更为精准的疗法,为广大患者带来新的希望。”杨万举博士补充。“早期诊断和干预对控制病情发展至关重要。”杨万举博士说道,对于已确诊的干燥综合征患者,除了规范用药外,日常也需注意眼部护理,如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、保持环境湿度、佩戴湿房镜等,以减轻眼部不适。目前,高女士和孔女士在经过针对性治疗后,眼干症状已得到初步缓解。杨万举博士建议,她们还需定期复查,监测病情变化,并与风湿免疫科医生协同管理全身健康状况。据了解,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已开设“干眼门诊”,门诊可通过泪液功能评估、眼表综合分析等先进技术,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。最后,杨万举博士提醒,市民们日常需注意用眼卫生,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,保持环境湿度,若症状持续应及时就医,切莫让“干燥”侵蚀健康。如果长期出现不明原因的口干、眼干、眼睛异物感、视物模糊、畏光等症状,尤其是伴有疲劳、关节不适等情况,应尽早就医排查。医生会通过症状评估、泪液和唾液功能检测、自身抗体检测等方式进行综合诊断。

 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  网友称南通一动物园羊驼被投喂吃撑倒地翻白眼,园方回应:确实是吃饱了,“不会撑死,旁边有饲养员在观察”

  荣耀 Magic8 Pro 手机演唱会样张公布,罗巍称“不需要啥增距镜”

  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
  英特尔Panther Lake以CPU和GPU性能提升50%的姿态 向AMD与英伟达发起双线挑战

  英特尔预览首款 18A 服务器处理器至强 6+“Clearwater Forest”

搜索